村网通总站 西胡家坡村 119483.nync.com 欢迎您!
古海阳初探 □韩永成 王义钧 历史是人类长期活动的积淀,因此它是厚重的;历史又是多元的聚合,因此它是五彩斑斓的。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,翻拣沉淀多年的陈迹时,惊喜的发现,滦南县马城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地方,曾经有过海阳侯国和海阳县750多年的历史辉煌,令人赞叹。 战国初期,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、秦七雄割据并峙,马城属燕国之地。秦始皇统一了中原,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封建国家。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到泰山行封禅大典,顺路到幽燕求仙,登上蜚声远扬的“神岳”碣石山,仰望浮云如絮,俯瞰潮落如汐,悲凉之感苍然而生。但当他西眺奔流的滦河和一望无际的平川沃野,又倍感喜悦。他对丞相李斯说:“那是一块祥瑞之地,应该派兵驻守。”他分天下为三十六郡,时马城之地划归辽西郡。 时隔十几年之后,埋葬秦始皇暴政的汉高祖来了。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延续400多年。我们至今还称汉人,着汉服,写汉字,说汉语,填汉族,存留着许多汉朝遗风。汉朝分封分王国和侯国两级,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,实际上与割据无异;侯国相当于县,封侯不能领土治民,行政权属郡县,他们只是享受赋税,作为俸禄。当时,摇母馀被封为海阳侯,食邑海阳侯国,马城即其地也。 摇母馀何许人也?《史记卷十八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》《汉书卷十六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》,对摇母馀及其后人均有记载。摇母馀,“以越队将从破秦,入汉定三秦,以都尉击项羽,侯,千八百户。”《通志》是这样为他立传的:“高祖六年(前201年)六月庚子,以定三秦击项羽功,侯,千八百户,谥齐信。传哀侯昭襄、康侯建、哀侯省。孝景中六年(前144年),侯省薨,无后,国除。”也就是说,摇母馀率领东越军随汉军打败秦军后,入汉,定三秦,又以都尉的身份率军队攻打项羽,因功被封为海阳侯,食邑海阳侯国1800户。到了景帝中元六年,他的曾孙哀侯省死后无子承嗣,始除掉海阳侯国封号,改为海阳县。 关于海阳县,民国年间的《滦县志》载:“大抵海阳之境,北距肥如(今卢龙)、令支(今迁安),南际于海,今(滦)县之东偏及乐亭地。”民国34年(1945年)《乐亭县志稿·第一编地理·第二章建置·第二节考辨》称:“《前汉书·地理志》有辽西郡海阳县。又肥如县之濡水南入海阳。”郦道元《水经注》:“濡自海阳南入海。濡水即滦水也,肥如今为卢龙,海阳在其南,又滨海,县地(乐亭县)海澨也,则地之属海阳无疑。”又《新唐书》及《辽史》所云:“马城、望都、滦州,皆海阳故地也。据此,则海阳幅员辽阔。”“东汉乱离之后,户口减少,辽西十四县如徒河等并归辽东,辽西所余五县,海阳在焉。”“北魏时,海阳仍故,……并谓海阳有横山、新妇山。横山在今滦县北五里,是滦县为海阳故地可知矣。北齐天宝七年(556年),省海阳入肥如。隋开皇中,省肥如入新昌,旋改为卢龙。大业中立北平郡,唐改平州。……玄宗开元二十八年,始置马城,以通水运,即古海阳县城也。东此有千金冶,距马城不远,遗址今尚可考。按《辽史》马城在滦州西南的四十里,又云滦州为黄洛古城,在卢龙山南。群山之中,滦河环绕,疑(滦)州治当在今(滦)县地北境。若今滦县,地处平原,距马城仅二十里,且正南也。” 据上述记载,当时的海阳县幅员辽阔,今滦县、滦南、乐亭,唐海、昌黎县西部、丰南区东部,唐山市区以东大片区域均归其管辖。那么,海阳县城在哪里呢?《唐书卷三十九·志第二十九·地理三》明确记载,平州北平郡,属县三,“马城。中。古海阳城也”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的《乐亭县稿》、1994年10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《滦河志》,都肯定“马城,古海阳县城”。 关于海阳县,历代正史都做了明确记载。《汉书卷二十八下·地理志第八上》载:“辽西郡,……县十四:……海阳,龙鲜水东入封大水。封大水、缓虚水皆南入海。有盐官。”“肥如,玄水东入濡水。濡水南入海阳。”上述记载,不仅明确了海阳县的位置,而且也明确了海阳县的范围。龙鲜水,是今丰润区境内封大水的一条支流;封大水,即今流经丰润、唐山市区、丰南区的陡河,也是西汉时海阳县与右北平郡管辖的夕阳、昌城二县的边界。缓虚水,即今流经迁安、丰润、滦县、丰南的沙河。玄水,即今流经青龙、卢龙的青龙河,濡水即滦河。“玄水东入濡水”,实际上青龙河是在卢龙城南向西注入滦河。滦水经海阳入海,说明今卢龙、迁安以南的滦县、滦南、乐亭、昌黎西部等当时都是海阳县的辖区。 《后汉书志第二十三·郡国五》载:“辽西郡,秦置。雒阳东北三千二百里。五城,户万四千一百五十,口八万一千七百一十四。阳乐、海阳、令支有孤竹城、肥如、临渝。”《晋书卷十四·志第四·地理上》载:“幽州统郡国七、县三十四。”“辽西郡,秦置。统县三,……阳乐、肥如、海阳。”《魏书卷一百六上·地形志二上第五》载:“辽西郡,秦置。领县三:肥如,二汉、晋属。有孤竹山祠、碣石、武王祠、令支城、黄山、濡河。阳乐……海阳,二汉、晋属焉。有横山、新妇山、清水。”《隋书卷三十·志第二十五·地理中》载:“卢龙,旧置北平郡,领新昌、朝鲜二县,后齐省朝鲜入新昌,又省辽西郡并所领海阳县入肥如。开皇六年又省肥如入新昌,十八年改名卢龙。大业初置北平郡。” 从这些正史的记载,我们清楚地看出,西汉初年置海阳县,属辽西郡。东汉离乱之后,户口减少,辽西郡所辖十四县多有撤并,所余五县中,海阳在焉。两晋时期,辽西郡所统三县中,仍有海阳县。南北朝时,海阳县属北魏辽西郡。北齐高洋天宝七年(556年),省海阳入肥如。至此,建置700年的海阳县为肥县的一部分。隋开皇六年(594年),省肥如入新昌。不久,新昌改称卢龙,海阳为卢龙的一部分。因此,在撤销海阳县建置184年后的唐开元二十八年(740年),在海阳旧治重新置县时,有“马城,唐开元二十八年,分卢龙县置”的记载。 马城因傍滦河而兴水运,水运兴而使马城久负盛名。马城经济繁荣,地理位置重要,被历代王朝所重视。因而,在海阳县被撤销建置后,唐玄宗李隆基又于唐开元二十八年(740年)在其旧治置马城县,成为当时一方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,继续发挥着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。 一个幅员辽阔,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,建置700年的海阳县在历史的尘埃中湮灭了,这既是历史的无情,也是历史的需要。但它留下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我们的先民所创造的辉煌历史,是马城历史的一座丰碑。 | ||
稿源: 唐山劳动日报 | 编辑: 赵岩 |